隨著車聯網趨勢推波助瀾,結合行車導航、行車記錄器及影音娛樂系統等多功能的車用顯示器需求持續成長,車用熒幕尺寸放大也帶動了車用LED背光市場快速成長,供應鏈業者指出,盡管大陸新車市場成長開始趨緩,但車后市場將可望從2017年下半起開始呈現快速增長,車載熒幕及背光應用將可望成為第一波起飛的車內改裝商機,伴隨著新車規格持續拉升,業者也透露,最快在2018年下半將可望看到Mini LED技術導入于車用顯示器。
受惠于車輛內裝使用顯示面板日漸普及,包括中控臺、抬頭顯示器、儀表板等使用面板也愈來愈普遍,業者指出,多功能車用顯示熒幕將成為趨勢,車載熒幕尺寸也將逐漸放大,從過去的5吋左右增長至8吋~10吋以上,未來Mini LED的技術導入后,將符合高階車用LCD面板提升可塑形及曲面設計感、強光下可視性及省電等訴求,且借由畫質成像效果提升,高動態范圍(HDR)等優勢,將可達到Local Dimming的效果,進而達到熒幕畫面的切割使用,有助于車內熒幕尺寸朝向10~13吋以上發展。
車用供應鏈業者指出,目前LED車燈的維修改裝正在醞釀,但考量到安全性及法令規范等問題,LED車頭燈的改裝市場在短期內難有爆發成長,但車內改裝卻有機會從第3季起開始蓬勃發展,主要由于大陸每年新車銷售量約落在2600萬~2800萬臺左右,其市場累積量已經達到一定規模,故后續改裝及車內換裝的需求將大幅成長,而臺系廠商將有機會在車載顯示器及背光供應鏈攻城掠地。
根據市場估計,2017年車載面板產值將可望達到116億美元,為面板業未來3年成長幅最大應用市場,過去車載面板由日面板廠主導把持,但近年臺廠積極搶進,包含群創、友達、華映均成功打入供應鏈,群智諮詢調查顯示,2017年第1季車載面板(含前后裝)出貨總量是約3600萬片,年成長約11.3%,由日本顯示器(JDI)穩坐龍頭,而群創也以13.3%比重居次,但大陸面板廠天馬、京東方、信利等也急起直追。
業者分析,臺系LED業者較有機會打入臺廠與大陸面板廠的背光供應鏈,尤其是京東方、天馬等面板廠過去長期與臺系LED業者合作,而車內顯示器對于LED背光穩定度要求較高,但機身厚度容忍度較大,且熒幕亮度要求較高,將使得過去直下式背光設計的3014、4014等封裝規格將大量增長,預計億光、隆達等業者將有機會搶得車載商機。
不過在Micro LED的風潮帶動下,業界更看好的是,尺寸約在100~200μm的Mini LED將有機會在近1~2年邁入量產,隨著LED跌價速度明顯、LED晶粒小尺寸制作技術提升等,使得Mini LED導入商品化時程可期,尤其以車載背光的利基市場較易獲得客戶接受。
據悉,盡管Mini LED等話題近期才在市場火熱,但相關業者早已鴨子劃水,從2016年開始陸續送樣布局,推估將有機會在2018年下半導入于新車市場,盡管Mini LED的成本價格較高,但由于量產技術較為可行,對于追求規格提升一步到位的大陸內資車廠仍十分具有吸引力。
根據DIGITIMES Research從供需面計算,若Mini LED應用于車載市場的產能需求,預估Mini LED單月需求量為155.6億顆,換算為單月MOCVD機臺最高將達48臺,將可大幅助益于LED晶粒去化需求;至于價格方面,雖然較一般車用LCD背光高出11美元,但在汽車BOM表中所占比重偏低,預料終端消費者采用意愿亦較高。